1 選址:
應選在地勢較高,遠離其他養(yǎng)殖場和居民區(qū),交通方便,水電齊全的地方。
2 雞舍建設
雞舍南北走向或東西走向均可。雞舍跨度(寬度)7-10 m,長度根據(jù)飼養(yǎng)規(guī)??纱罂尚。话銥?0-80 m,橫切面最高點為2.70-2.85 m,兩肩高0.85-1.10 m,兩肩以下為通風調(diào)節(jié)口,兩肩以上可先建兩個端墻(兩端墻之間的距離為雞舍長度,在端墻2/4-3/4處留寬2 m左右高1.8 m的門),然后在兩端墻肩之間每4 m用磚砌兩排高0.85 m的立柱(兩排立柱之間的距離為雞舍寬度),再在兩排立柱之間加三排水泥柱,中間一排最高為2.7 m,另外兩排高為1.8 m,其后在五排立柱上加平行的五排橫木,橫木與立柱用鐵絲等固定好,橫木上垂直加竹竿(3 cm左右粗),每米3根,這樣雞舍框架就完成了。 棚頂為4層結構,第1層為無滴塑料薄膜,第2層為草柵或麥秸等保溫材料(厚4-6 cm),第3層為塑料薄膜(起固定作用),最后一層為厚稻草柵,用14號鐵絲固定好(每米2道)。注意,兩端墻與棚頂塑料膜不要固定太死以免冬季塑料收縮拉壞端墻。棚頂邊角要用磚壓實以防大風損壞。在棚周圍空閑處可種植絲瓜等藤蔓植物,能起到防風和夏季降溫的作用。
3 取暖設施建設
每隔30 m在棚兩側各建一爐灶,爐腔口在舍外;在一側棚下挖1 m深坑建爐腔,爐腔連舍內(nèi)火道(用35 cm內(nèi)徑鋼瓦管)約20 m出棚接煙囪,舍外煙囪高2.8-3.5 m,架后基本不占雞只活動空間。舍內(nèi)火道的開始1 m要用磚砌再接鋼瓦管,這樣可防止鋼瓦管燒裂。另外,爐腔周圍注意防火。
4 棚舍周圍建設
雞舍地面可用三合土或水泥鋪平,以便出雞后消毒和清理雞舍進出運輸工具。棚頂每隔4 m加天窗,可用內(nèi)徑45 cm鋼瓦管架在兩個竹竿上,再加以固定。棚兩側加一層尼龍網(wǎng)(防雞跑出),再加一層塑料膜,通過塑料膜調(diào)節(jié)通風量,冬季再在塑料膜外加一層塑料紡織袋來保溫。棚兩側邊緣用磚砌30 cm高墻,可緩沖進入的冷空氣,同時作為隔斷。
5 墊料
這種雞舍適宜用厚墊料平養(yǎng),在夏季最熱季節(jié)大雞階段可用細河沙作墊料,其它季節(jié)墊料可全部使用農(nóng)作物秸稈(尤其用玉米秸為最好),秸稈要用鍘草機切成3-5 cm長曬干,這些墊料清理雞后可作為高質量的農(nóng)家肥料。墊料厚度應掌握在5-8 cm,要新鮮干燥無霉變。
這種大棚式雞舍建筑,保溫性和通風性非常適合肉雞生長,更適合安裝自動飲水器和自動加料裝置等。舍內(nèi)空間大,使飼養(yǎng)管理操作更加方便,它克服了房屋建筑的很多缺點,大大提高了可操作性,適應肉雞養(yǎng)殖集約化規(guī)?;陌l(fā)展方向。建設成本為15-20元/平方米(不包括地面處理費用),僅相當于房屋結構的1/20.我國不同地區(qū)可根據(jù)不同資源氣候因地制宜加以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