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孟俊英 于 2009-9-5 20:02 編輯
d 溶菌酶
溶菌酶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植物、動物、微生物體內(nèi)的一種小分子蛋白質(zhì)?,F(xiàn)在研究最多的是雞卵清溶菌酶,效力是其它種類溶菌的幾倍甚至幾十倍?,F(xiàn)在通過基因組學的方法獲得溶菌酶表達量特別高的基因工程菌,技術(shù)路線是非常清晰的。已知的溶菌酶的作用機理為:細菌的細胞壁由胞壁質(zhì)組成,胞壁質(zhì)是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NAG)及N-乙酰胞壁酸(N-acetylmuramic acid,NAM)交替組成的多聚物,胞壁酸殘基上可以連接多肽,稱為肽聚糖(Peptidoglycan)。肽聚糖是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它是由NAM、NAG和肽“尾”(一般是4個氨基酸)組成,NAM與NAG通過β-1,4糖苷鍵相連,肽“尾”則是通過D-乳酰羧基連在NAM的第3位碳原子上,肽尾之間通過肽“橋”(肽鍵或少數(shù)幾個氨基酸)連接,NAM、NAG、肽“尾”與肽“橋”共同組成了肽聚糖的多層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作為細胞壁的骨架,上述結(jié)構(gòu)中的任何化學鍵斷裂,皆能導致細菌細胞壁的損傷。溶菌酶能有效地水解細菌細胞壁的肽聚糖,其水解位點是N-乙酰胞壁酸的1位碳原子和N-乙酰葡萄糖胺的4位碳原子間的β-1,4糖苷鍵,結(jié)果使細菌細胞壁變得松弛,失去對細胞的保護作用,最后細胞溶解死亡。
評論:溶菌酶的局限性通過上述的論述想必很多人已十分清楚,其實本版塊中已有大量的帖子論及,(1 )“在采用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溶菌酶能發(fā)揮其獨特的效果”;(2)“與抗生素合用,效果還是不錯的”;(3)做抑菌試驗,效果明顯。以上三個命題有真有假,本人微生物學知識粗淺,只能通過邏輯推理加以分析:
?。?)細菌對抗生素已產(chǎn)生嚴重耐藥性,用溶菌酶直接作用于其細胞壁,能發(fā)揮其獨特的效果。
對于G+細菌與G-細菌,其細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不同,G+細菌細胞壁幾乎全部由肽聚糖組成,而G-細菌只有內(nèi)壁層為肽聚糖,因此,溶菌酶只能破壞G+細菌的細胞壁,而對G-細菌作用不大。所以溶菌酶的作用越看越象是青霉素(目前細菌對青霉素類藥物的耐藥性普遍存在),而對革蘭氏陰性菌,溶菌酶的作用效果有限。 |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