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御龍.jpg (93.96 KB, 下載次數(shù): 17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6-28 10:39 上傳
作者:劉峰 余淼 轉自:大帝漢克
1、關于淀粉
淀粉是飼料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組成成分,研究表明以干物質為基礎,豆莢、塊莖和谷物類飼料原料的總淀粉含量介于34%-85%之間。淀粉是α-葡聚糖、多糖、直鏈淀粉一支鏈淀粉按一定比例的混合物,占動物和人日糧中所有多糖的80-90%;飼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豬能量的主要來源,至少占豬肉生產總費用的50%。
2、影響淀粉消化率的因素
淀粉在動物體內被酶水解成葡萄糖而被吸收利用的效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淀粉的來源,淀粉顆粒的大小,飼糧的組成,消化道內的環(huán)境,但是最根本的影響因素是淀粉的生物特性和物理結構:一是淀粉的生化特性是指淀粉糖鏈的成鍵方式(包括糖苷鍵和氫鍵),二是淀粉的物理結構主要是指淀粉的糖鏈的折疊方式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淀粉顆粒的大小。
3、關于淀粉相關研究
?。?)谷物類原料中:直鏈淀粉的相對含量介于20%-30%之間,支鏈淀粉的相對含量介于70-80%,抗性淀粉的含量較低(玉米除外)。塊莖類原料中,上述淀粉含量的變異較大。
?。?)超過74%的谷物淀粉在空腸內被消化,因此淀粉在空腸內的消化率對其在整個小腸的消化速率和消化率起決定作用。
?。?)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的相對含量是影響淀粉在斷奶仔豬小腸內消化速率的主要因素,淀粉在仔豬小腸中的消化速率與其體外消失速率呈正相關性。
?。?)淀粉消化率通過調控餐后葡萄糖和胰島素的水平和持續(xù)時間以及葡萄糖轉運載體在空腸的表達調控葡萄糖代謝;高效化率淀粉通過迅速提高餐后葡萄糖和胰島素的水平和持續(xù)時間以及上調空腸內葡萄糖轉運載體的表達而促進葡萄糖代謝;中等消化率淀粉緩慢而適中地調控餐后葡萄糖和胰島素水平并且提高了葡萄糖轉運載體在回腸的表達;低消化速率淀粉餐后葡萄糖和胰島素反應很低。
?。?)淀粉消化率通過調控仔豬餐后腸道氨基酸轉運載體的表達,影響了機體對氨基酸的消化和吸收,從而影響了機體氨基酸的代謝;淀粉消化率越高越有利于腸道氨基酸轉運載體的表達,改善仔豬小腸對氨基酸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餐后循環(huán)血液中氨基酸的含量,降低氨基酸用于氧化供能,促進機體蛋白質的周轉。
?。?)日糧中非可溶NSP增加,DE下降,回腸養(yǎng)分的表觀消化率下降;日糧中非可溶NSP增加,糞的排泄增加,回腸末端內源N增加,后腸發(fā)酵增加。
(7)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能促進NSP在胃腸道的消化;在大麥日糧中添加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能促進能量的消化;酶的使用量提高NSP日糧組日增重,降低料肉比。
聽課筆記由成都大帝漢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服務部劉峰、余淼現(xiàn)場整理,內容未經報告者本人審閱,有所疏漏在所難免。
版權申明:筆記記載,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專家版權。文中表格攝于會議現(xiàn)場,尊重知識產權,轉載請注明表格版權所有人(講課專家),感謝所有講課專家的精彩分享,感謝四川農業(yè)大學、四川農業(yè)大學動物營養(yǎng)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