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豬價不能僅靠技術性分析
最近豬價看起來撲朔迷離,朋友圈里很多人向我咨詢豬價。其實我既不養(yǎng)豬,也不是屠宰企業(yè)的,甚至是跟豬沒有直接的關系,但由于“好事”,經常忍不住瞎評論一番,湊巧有幾次瞎貓碰上死耗子,被很多朋友認為我對這個東西很有研究,其實不是,只是對豬價的趨勢有一些自己獨立的看法而已。
豬價這個東西很難預測的準,甚至比股市還難,所以,在中國,所有的預測只能算是猜測,頂多是猜測的角度、思路和邏輯不一樣而已,國內“猜測”豬價的有幾個高手,但大多數都是起哄,博眼球而已。“謀易”是一家咨詢公司,怎么也研究豬價?也是博眼球而已。豬價這個話題,只要說,就有人關注,管你說的對不對。
“猜”豬價有風險,“險”在不確定因素很多,而且,白字黑字,難以抵賴?!安隆必i價既是個技術活,也是個辛苦活。你要天天跟蹤豬價,你要大量了解關于存欄、疫病、消費、飼料價格、國家政策、進口數量、養(yǎng)戶心理,等等因素,而且,僅僅做技術性分析是遠遠不夠的。
比如,農業(yè)部宣布9月份能繁母豬降至6年來新低,是有統(tǒng)計以來的最低值。那么,能繁母豬那么少,國內供應量一定少,又怎么會導致近一個月的連續(xù)下跌呢?又有人時候進口豬肉是罪魁禍首。而進口豬肉約1000多萬頭,與年出欄6億頭相比,實在不足以引起供求的巨大變化,所以,進口豬肉的影響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二、豬價和飼料成本沒有直接關系
有人說,豬價和飼料價格關系很大,這是胡扯。2014年和2015年飼料價格很高,玉米價格居高不下,豬價高嗎?很低,虧得慘不忍睹。而今年玉米跌到10年最低,豆粕也下降了很多,飼料價格連續(xù)下降,但豬價卻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所以,飼料價格和豬價沒有直接關系。2016年甚至相反而行。這看起來十分矛盾,其實不然。所以,“猜”豬價的時候,先把這個因素排除掉。
三、豬肉的金融屬性
有人說豬價是由供求平衡決定的,這話說的對,但不完整。屬性決定價格,供求關系影響價格。屬性決定價格,什么意思?這個東西是不是一定要吃,不吃不行?如果不吃不行,那就是“剛需”。但即使是剛需,可能還會有別的屬性,比如“金融屬性”,有沒有人炒它?以大豆為例,大豆做成豆粕,然后用來做飼料,但大豆現(xiàn)在的金融屬性很突出,一群玩資本的在炒它,所以,你不是跟農民玩,而是跟那些基金在玩,你得研究它們。
生豬,顯然也有一定的金融屬性,有人在炒它。
我說個例子:溫氏、牧原、雛鷹三家都是養(yǎng)豬的上市公司,但雛鷹的股價原來很低,去年跌了很多,慘不忍睹。但現(xiàn)在很高。是因為雛鷹這個企業(yè)一下子生產能力、生產效率提升了嗎?不是,因為它養(yǎng)豬,現(xiàn)在豬價不錯,這就是一個炒的題材,現(xiàn)在把股價炒上去了。很多人看信息不看來源,跟著盲目相信、瞎傳播,結果自己被套了。
大家想,誰在炒養(yǎng)豬上市企業(yè)?玩股票的,證券公司,它們拼命地發(fā)布豬價要漲的消息,股民一看未來有錢賺,都去買養(yǎng)豬上市企業(yè)的股票,股價瘋長,對誰有好處?證券公司。所以,證券公司是瞎扯,是為了有人接盤,證券公司很多的消息是放煙幕彈,信的都是傻瓜。
再說雙匯,雙匯是個玩資本的老手。雙匯注冊地在哪里?我給大家看這樣一個信息:“首先明確一個概念,雙匯在香港的上市主體和A股的上市主體是不同的。香港上市主體全稱是萬洲國際有限公司(下稱“萬洲國際”),是一家注冊地在海外的公司;A股上市主體全稱是河南雙匯投資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雙匯發(fā)展”),注冊地在河南漯河。萬洲國際是雙匯發(fā)展的間接母公司,雙匯的投資人如鼎暉、高盛、新天域、淡馬錫以及管理層的持股公司雄域投資等并沒有直接持有雙匯發(fā)展的股份,而是直接持有萬洲國際股份,萬洲國際上市后,這些投資人才可以拋售掉手中的股份而變現(xiàn)退出?!保裁锤拍??雙匯的投資人如鼎暉、高盛、新天域、淡馬錫都是玩資本的,股價越高,它們賺的越多。
雙匯的母公司是“萬洲”,它有個股東叫“淡馬錫”?,F(xiàn)在我來普及一下“淡馬錫”,看看是什么來路?淡馬錫是由新加坡財政部負責監(jiān)管、以私人名義注冊的一家控股公司。經營新加坡開發(fā)銀行等36家國聯(lián)企業(yè)的股權。目前,公司以控股方式管理著23家國聯(lián)企業(yè)(可視為其子公司),其中14家為獨資公司、7家上市公司和2家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各類大小企業(yè)約2000多家,職工總人數達14萬人,總資產超過420億美元,占全國GDP的8%左右。不說了,再說就說多了。總之,大家知道,養(yǎng)豬企業(yè)只要上市,就有資本的手在里面操縱股價,它們當然希望股價高,要放利好消息,會漲、會漲、會漲........
四、“猜”豬價的兩個主要的關注點
中國做豬價預測缺乏大數據支持,因而只能是“猜”,靈不靈要看誰的道行更深了。我教給大家?guī)讉€“猜”豬價的方法,沒那么復雜,但往往很有效。大家一定要關注兩個方面。
1、供求關系
現(xiàn)在問題來了,消費者的需求基本上都知道:夏天天熱,吃的少;學生放假吃的少;冬天天氣冷吃的多;南方做臘肉消耗的多;節(jié)假日消耗的多。這個大家都會預測,但為何今年都預測國慶節(jié)會大漲,結果暴跌了呢?
我跟大家說,我們能看到的統(tǒng)計結果沒有一個可靠的,誰說他的可靠我可以和他公開辯論,輸了我認賬。你的數據來自哪里?農業(yè)部、國家統(tǒng)計局等幾個國家有關部門的都對不上賬,這是公開的秘密。所以,你只知道什么時候消費者消費多,但你不知道供應量有多大?
那怎么辦?沒辦法了嗎?我們用最簡單的辦法:看出欄豬體重,如果體重過高,說明壓欄,這就是風險,因為供應量可能隨時會上去。
上半年的豬價有一次下跌,就是和“牛豬”有關系,“牛豬”多了,屠宰企業(yè)才有機會壓價,都是小豬,壓個屁啊,根本壓不下來。屠宰企業(yè)盯著呢,盯著機會。
所以,我?guī)状纬晒Φ仡A測是和經常到現(xiàn)場看有關,看超重豬多不多,如果是普遍現(xiàn)象就麻煩了。如果屠宰場收購的豬體重偏低,恭喜你,可以慢一點出欄。當然,這只是參考條件之一。
2、供求博弈
我這里說的供求博弈,不是賣肉的和消費者之間的博弈,他們之間幾乎沒有博弈。單獨的消費者和散戶差不多,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最近豬價跌了不少,但肉價只是下降了一點點,為什么?消費者沒有話語權,你不吃,屠宰場減少屠宰量,就是不降價。其實,豬肉價格降一點有好處,消費者多吃一點,需求就多了。豬肉如果漲到40塊一斤會怎樣?消費會大大受到抑制,大家吃雞、吃雞蛋、吃魚、吃羊,會少吃豬肉。
我這里說的博弈,是養(yǎng)豬人和屠宰企業(yè)之間的博弈。作為商業(yè)規(guī)則,屠宰企業(yè)屬性的是企業(yè),自然是以贏利為第一要義。賣得貴、但買得便宜就賺得多,所以,一直在找壓價的機會,關鍵是養(yǎng)豬人給不給它這個機會。其實,今年養(yǎng)豬人干得不錯,一直利用互聯(lián)網在抬價,本來豬價不會那么高,硬是生生的把價格給抬上來了,第一局,養(yǎng)豬人勝了。但壞就壞在養(yǎng)“牛豬”上。
豬價高了,養(yǎng)“牛豬”的也多了,二次育肥開始出現(xiàn)。很多人買220斤的豬育肥,我一看壞了,寫了兩篇文章《我對豬價高峰期的八個擔心》(6月3日)、《豬價,會不會引來意想不到的“踩踏”?》(5月27日)。我跟大家講,前20天的豬價暴跌,就是“踩踏”的結果。這一輪,屠宰企業(yè)勝了。
這次豬價暴跌的導火索是什么?首先是西南地區(qū)的集中出欄,屠宰企業(yè)看到機會,開始壓價。然后東北農忙結束,又發(fā)生了口蹄疫,有些人怕疫病損失,又集中出欄。這一南一北同時出現(xiàn),就完了,屠宰企業(yè)開始嘗試性壓價,發(fā)現(xiàn)還是有人賣豬,就這么一點一點的掉。這個時候,很多的養(yǎng)豬人一看,一直跌啊,這是豬價進入下行通道了,趕緊賣吧,不賣價格更低。引發(fā)恐慌,集中“踩踏”,豬價終于一瀉千里。
豬價暴跌還有什么害處?零售商不敢壓庫,進多少賣多少,傳導到屠宰企業(yè)也不敢壓庫,這樣,又導致屠宰量下降,屠宰量下降,豬販子收豬少了,壓跟著壓價,引發(fā)進一步的恐慌。這就是博弈,養(yǎng)豬人沒有組織,而屠宰企業(yè)之間則有默契,是沒有組織的組織。所以,沒有組織的博弈是自發(fā)的,容易被各個擊破,這個國外有差別,中國真正厲害的全國養(yǎng)豬協(xié)會沒有,沒有人張羅這事。
五、豬價后市如何?
這我還得“猜”,只是我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后果自負,不喜歡的刪掉“謀易智造”的訂閱,別罵人。
1、供應量并沒有大量增加
根據我的了解,部分地區(qū)的能繁母豬的確在下降,比如陜西,這個情報比較可靠,而且牛豬也不多了,不具備大跌的因素。
2、豬價已經進入下行通道
雖然前一段時間豬價跌了不少,但養(yǎng)豬盈利情況依然不錯。說虧的,主要是買千元仔豬的這些人,這個成本高。而自繁自養(yǎng)的則還有600元左右的利潤。大家想一想,你花1000塊錢買仔豬,是二道販子,已經被人家大大的掙一筆了,你虧了,不代表行業(yè)都虧。很多人對現(xiàn)在的豬價是比較滿意的,要獲利了結,不打算扛價了。
3、目前是“超跌反彈”
我個人認為,現(xiàn)在是超跌反彈,不會維持很久,自繁自養(yǎng)的,差不多就出手,要學會變現(xiàn),不要煮熟的鴨子又飛了。貪婪,永遠是商場大忌,不要總想著在最高位出手,最高的前面就是下跌,一夜之間的事,怎么好把握?
4、春節(jié),最后一次博弈
有人問:春節(jié)豬價會如何?按照道理,春節(jié)價格應當是上漲,除非突擊進口豬肉。但這只是我們的理想而已。經過一個月左右的下跌,豬價又持續(xù)高位那么久,大多數人對后市信心不足,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出手。一旦春節(jié)價格不如預期,甚至有較大的下跌就會迎來新一輪的踩踏。如果是我,就是等春節(jié)行情,也會密切觀察,不會等到春節(jié)跟前才出手,那時候就玩了,最好不要把寶壓在最后一班車上。
炒股的人都知道一句話:“利好出盡,就是利空!”,如果利空,極有可能引起踩踏,迅速進入下一輪低谷。因為到5月份之前,再也沒有利好了。中共和國民黨的最后一戰(zhàn),其實在突破長江防線就結束了:當南京丟了,蔣介石那么多大軍,根本沒打一場像樣的賬。
人心潰了,豬價便守不住了,因為,已經沒有博弈的心理基礎了。
作者:王中來源:謀易智造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