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生產環(huán)境受到政府監(jiān)管和消費者壓力的極大影響,越來越要求減少或禁止使用抗生素。抗生素這道防線的去除,動物更容易受到更多的、未知病原體攻擊,將會導致雞群生產性能變差、成活率降低。過去家禽采食的能量直接用于生長,但現(xiàn)在必須用來維持機體健康和抵抗疾病感染。鑒于此,養(yǎng)殖技術人員必須想方法促進家禽腸道健康、抵抗有害菌,從而節(jié)約更多的能量用于生長發(fā)育。 遺傳選育的作用 快速生長的蛋白質需求推動了生產生命周期的加快,導致這個本身重要的過程變得更加復雜?,F(xiàn)代肉雞生長速度非常快,一天可以增重25%、第5周體重能達到出生體重的5000%。遺傳選育提高了生產效率,但也有研究表明與此同時動物的不良免疫反應的概率也在增加。有調查顯示,1991年商品肉雞42日齡的死亡率比1957年的高了4倍,前者死亡率為9.7%,后者為2.2%。有相同研究表明,那些被選擇的具有高體重的家禽比飼料轉換效率低的家禽具有更高的死亡率,死亡率分別為7.4%和2.0%。并且死亡大多數(shù)是由于疾病感染、心臟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造成。 高產群體具有將資源分配到其優(yōu)勢性狀一方的能力,從而留給其他性狀需求的資源就相對較少。除了行為、生理和免疫問題的風險增加外,快速的生長速率意味著禽類沒有足夠時間進行腸道發(fā)育成熟。 早期腸道發(fā)育的終生影響 作為禽類最大的免疫器官,一個發(fā)育良好的腸道微觀結構對于禽類終生的吸收能力和生產力是必要的。在生長早期能否提供適宜營養(yǎng)對其具有很大影響。在出殼后的6—10小時內確??梢垣@得食物和水將有助于腸道微絨毛發(fā)育 ,這將會影響以后的腸道吸收能力。與此相反,第一周糟糕的日糧和環(huán)境將對以后的生產過程產生負面影響。腸道菌群需要數(shù)周的時間才能發(fā)育成熟,這使得最初的21天是禽類腸道發(fā)育和生長性能發(fā)展的關鍵時期。 最初21天的有益菌 除了腸道結構在最初21天內發(fā)生生理變化之外,微生物菌群也在快速發(fā)生變化,這些對禽類的健康和生產性能起著關鍵的作用。 微生物菌群或寄居在胃腸道的微生物能夠抑制潛在病原體的增殖,促進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并為宿主提供營養(yǎng)。然而,剛孵化出的雛雞腸道內不具有成熟的微生物菌群,需要時間去生長增殖,這個過程稱為微生物演替。雛雞孵化出殼時,細菌開始定植于雛雞胃腸道,但這個過程會受到孵化環(huán)境、運輸以及人為處理的極大影響。到了7日齡,腸道細菌數(shù)量增長了10倍;在21天左右,小腸的微生物菌群基本建立(圖1)。由于其生理過程復雜性,后段腸道的微生物菌群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發(fā)育成熟。 圖1 肉仔雞腸道發(fā)育進程 *出殼:微生物菌群開始定殖;孵化后7天:微生物快速增長;孵化后14-21天:小腸菌群建立;孵化后30天之后:盲腸菌群建立。 成熟的肉雞腸道內有超過700多種細菌共生,大部分對健康至關重要,但在微生物演替過程中,優(yōu)勢菌群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生變化。例如,有益乳酸菌是后期主要增殖菌群之一,特別是在小腸(圖2)。就像禽類腸道對這些有益菌是一個適宜生長的環(huán)境一樣,它也對潛在的有害菌有吸引力。禽類在孵化后會立即受到各種微生物的侵擾,這些微生物會對禽類產生消極影響,如埃希氏大腸桿菌(E.coli)、產氣莢膜梭菌(C . perfringens)、腸球菌(E. cecorum)等。生產條件會影響禽類對這些微生物的易感性。 肉雞腸道細菌的相對比例隨年齡增長的變化趨勢 圖2-6. 14、28和42日齡肉雞小腸微生物屬水平上的分布圖 益生菌優(yōu)化腸道健康 生產成功的關鍵是快速建立一個健康和成熟的微生物菌群。生產者必須通過幫助家禽贏得腸道對抗非有益細菌的斗爭,從而使他們能夠利用能量用于生長,找到平衡動物健康和福利的方法、提高生產力。有研究表明,從孵化第一天飼喂益生菌能促進有益微生物菌群快速建立,并有效防止可能會對動物生產性能產生不良影響的大腸桿菌群的定植,比如致病性大腸桿菌 E.coli。 然而,并非所有的益生菌菌種都以同樣的方式保護禽類。在雞腸道中分離出三種芽孢桿菌菌種,它們的保護機制是通過充當保護傘來阻止有害的病原菌粘附到腸壁。他們強化腸道結構,減緩有害菌的生長和促進有益菌的生長。通過加快腸道的自身成熟,使之在21日齡擁有更為成熟的腸道,這三種芽孢桿菌使肉仔雞在生產周期較長的時間內從成熟的腸道獲得最大的收益。 克服生產的挑戰(zhàn) 腸道發(fā)育在禽類健康和生長潛力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是明確的。在所有難題中,不管是面對缺乏良好生產環(huán)境條件,還是禁止使用抗生素,甚至遺傳選育對禽類健康和生長帶來的影響等一系列挑戰(zhàn)時,當生產者使用益生菌為雛雞建立一個良好的開端已經成為一種很好的做法。 在最初21天內幫助家禽腸道微生物菌群的發(fā)展是提高生產和動物福利的有效途徑。 作者丨婁文琦 審校丨雷佳琦 編輯丨何杭藝 來源:禽系天下公眾號 其他相關閱讀: 飼料在歐洲的發(fā)展趨勢 你知道嗎?美國飼料廠竟然比中國的還多! 張嵩:家禽飼料企業(yè)與養(yǎng)殖企業(yè)在營養(yǎng)認識上是否一致? 飼料甜味劑中甜蜜素對糖精鈉測定值的影響 母豬妊娠后期如何正確合理的選擇攻胎飼料 4步鑒定玉米品質,讓豬吃上優(yōu)質飼料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2 05:2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