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頁 飼料 飼料配制 查看內容

概述脂肪的營養(yǎng)與價值

簡介
脂類:又稱類脂,是一類有機化合物,廣泛存在于動植物性飼料中,是飼料中含能量最高的一類營養(yǎng)物質,是動物能量的重要來源。
  脂類:又稱類脂,是一類有機化合物,廣泛存在于動植物性飼料中,是飼料中含能量最高的一類營養(yǎng)物質,是動物能量的重要來源。不同動物對脂類的消化吸收機制不同,營養(yǎng)生理功能也存在差異。必需脂肪酸在體內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01脂肪的分類組成與理化性質

  脂肪的分類組成

  脂類分為真脂肪和類脂,真脂肪為甘油三酯,又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類脂指含磷、糖或其他含氮物的脂肪,性質與真脂肪相近;其中脂肪的分類見圖1,真脂肪組成結構見圖2,類脂組成見圖3。

  注意區(qū)分概念,粗脂肪是指飼料中能溶解于乙醚的所有脂溶性物質的總稱,包括真脂肪、類脂肪和脂溶性維生素等。

  脂肪的性質

  脂肪的理化性質主要有三類:1、皂化和水解見圖4;2、加氫加成作用:在催化劑或酶作用下,不飽和脂肪酸的雙鍵部位可以加氫變成飽和脂肪酸的過程,脂肪在瘤胃中可發(fā)生氫化作用見圖5;3、氧化酸敗作用:油脂暴露于空氣中,經(jīng)光、熱、濕、空氣或微生物作用,逐漸發(fā)生氧化生成過氧化物,并繼續(xù)分解產(chǎn)生低級的醛、酮、酸等化合物,釋放出令人不快氣味、味道的過程。

  酸敗原因:雙鍵被氧化或微生物水解、氧化作用。酸價:衡量脂肪酸敗的程度,是指中和1g脂肪中的游離脂肪酸所需氫氧化鉀的毫克數(shù)。當酸價>6時,不宜飼喂動物。

  脂肪的分類與組成:

1.png
圖1 脂肪的分類
2.png
圖2 真脂肪的結構與通式說明
3.png
圖3 類脂的組成及其分類特點

  脂肪的理化性質

4.png
圖4 脂肪的水解與皂化作用
5.png
圖5 反芻動物瘤胃不飽和脂肪酸的加氫作用

  02脂肪的營養(yǎng)作用

  脂肪的營養(yǎng)作用

  動物機體能量的重要來源與能量貯備的最佳形式
  構成畜體組織的重要成分,作為體組織生長的原料;
  細胞膜類脂質、各組織器官重要成分
  作為機體合成內外分泌物質的原料
  類固醇激素、膽汁酸鹽、乳脂
  作為脂溶性維生素的溶劑
  供給幼畜必需脂肪酸:對幼畜很重要,具有促生長作用
  作為畜產(chǎn)品的組成成分:乳、肉、蛋均含有脂肪,與品質相關作為畜體的絕熱物質
  對動物起保溫作用
  氧化供能:1克脂肪在動物體內氧化可產(chǎn)生9.5千卡能量,是碳水化合物2.25倍。

  必需脂肪酸 :

  動物體內不能合成,必需由飼料供給,或者能通過體內特定的前體物轉化形成,對動物機體正常機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護作用的幾種高度(多)不飽和的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的作用

  構成動物組織細胞的組成成分:細胞膜磷脂中含有較多必需脂肪酸;
  與類脂代謝密切相關,對膽固醇轉運和正常代謝很重要(與膽固醇結合);
  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
  與精子形成有關,長期缺乏時會導致動物繁殖機能下降。

  必需脂肪酸種類:

  亞油酸(linoleic acid)、亞麻油酸(linolenic acid)、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

  功能性脂肪酸:

  共軛亞油酸(conjugatedlinoleic acid, CLA)是亞油酸的一組幾何和位置異構體,具有多種生理功能。反芻動物肉、乳制品是c9,t11-CLA豐富的天然來源。各種脂肪酸結構簡式見圖7

共軛亞油酸的特殊功效
6.png

7.png
圖7 各種脂肪酸的結構簡式

  03單胃動物對飼料脂肪的消化吸收

  消化部位:小腸(主導)、胃。

  消化酶:胰脂肪酶、膽汁酸鹽、胃脂肪酶(小)。

  消化吸收過程:

  (1)胃中脂肪消化過程:居次要地位,酸性條件不利于脂肪的乳化和消化。
8.png

  (2)小腸的脂肪消化過程:起主導作用
9.png
  (3)脂肪的吸收過程:主要在十二指腸和空腸前部
10.png
  (4)影響脂肪吸收率的因素(單胃動物)

  短鏈脂肪酸的吸收率>長鏈脂肪酸;
  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不飽和程度高的脂肪酸>不飽和程度低的;
  游離脂肪酸>甘油三酯;飽和脂肪酸的甘油一酯>游離的飽和脂肪酸。
  單胃動物對飼料脂肪消化吸收的特點

  飼料脂肪在消化吸收過程中,其組成特別是飽和程度未發(fā)生顯著變化,因此,飼料脂肪對單胃動物體脂肪的組成影響較大,其體脂肪的不飽和程度高于飽和程度。

  04反芻動物對飼料脂肪的消化吸收

  飼料脂肪形態(tài):甘油三酯(谷物)、半乳糖脂(飼草)

  消化部位:瘤胃微生物消化和瘤胃后消化(主要在小腸)。

  瘤胃內脂肪消化過程:并見圖8、9、10

  (1)脂肪的水解與發(fā)酵(lipid hydrolysis)
11.png
  (2)脂肪的氫化作用(biohydrogeneration)
12.png
  (3)瘤胃微生物的合成作用(biosynthesys)
13.png
  (4)瘤胃中脂肪與飼料脂肪差異
14.png
15.png
圖8 瘤胃內脂肪的消化(1:水解)
16.png
圖9 瘤胃內脂肪的消化(2:微生物加氫)
17.png
圖10 瘤胃內脂肪的消化

  反芻動物對脂肪的吸收過程:與豬基本相似

  (1)吸收部位:主要在空腸后3/4部位,前1/4部位吸收率僅為15~26%;而豬主要在十二指腸。

 ?。?)吸收率:不同于單胃動物

  對飽和脂肪酸和長鏈脂肪酸的吸收率較高,尤其是硬脂酸;而胃動物正好相反。

  反芻動物對飼料脂肪消化吸收的特點

  1.飼料脂肪在瘤胃內被微生物改造:氫化作用;2.體脂肪組成受飼料脂肪的影響相對較?。后w脂肪的飽和程度高于不飽和程度,即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

  05奶牛乳脂的形成及其調控

  乳脂中含有:

  98% 甘油三酯和大部分脂肪酸

  乳脂中脂肪酸的兩個主要來源:見圖14

  (I) 從乙酸和3-羥丁酸重新合成,

  反芻動葡萄糖不能產(chǎn)生脂肪酸。見圖11、12

18.png
圖11 脂肪酸重合成的途徑  (1)
19.png
圖12 脂肪酸重合成的途徑  (2)

  (2) 直接來源于脂蛋白中的長鏈 脂肪酸,見圖13

20.png
圖13 脂蛋白酯酶對脂蛋白甘油三酯的作用
21.png
圖14 乳脂來源和途徑
22.png
圖15 乳脂中脂肪酸來源于及其分布

  泌乳初期急劇增加的營養(yǎng)需要通過以下途徑得到滿足:

  1.動員體貯,特別是體脂肪;也動員體鈣、和某些蛋白質;2、緩慢增加采食量

23.png
圖16 圍產(chǎn)期奶牛干物質采食和血漿非必需脂肪酸(NEFA)含量的變化

  參考文獻: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計成教授主編《動物營養(yǎng)學》
  浙江農(nóng)業(yè)大學劉建新教授《脂肪的營養(yǎng)》

  作者 Dr. Nemo
  聲明:本文部分圖片、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或網(wǎng)站。
  來源:尼莫博士

推薦閱讀:

丁酸甘油酯.gif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1

支持

超贊

剛表態(tài)過的朋友 (1 人)

最新評論

精彩專題

IHU正德培訓
IHU正德培訓
IHU正德培訓,畜牧人, 畜牧人論壇,論壇熱點,三個標準...
江蘇萬瑞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業(yè)慶典
江蘇萬瑞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業(yè)慶典
江蘇萬瑞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業(yè)慶典...
青貯飼料專題
青貯飼料專題
青貯飼料是反芻動物重要的飼料來源。本主題主要介紹青貯飼料的基本知識、制作技術、質量評定方法與飼喂注意...
水產(chǎn)養(yǎng)殖之水質調控
水產(chǎn)養(yǎng)殖之水質調控
水質控制和水質管理是水產(chǎn)養(yǎng)殖過程中極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水質的季節(jié)管理,水質調節(jié)方法等。...
仔豬腹瀉與防治措施
仔豬腹瀉與防治措施
仔豬腹瀉(下痢)是消化道功能紊亂的一個綜合癥狀,往往不是指一種獨立存在的疾病,它既可能是由單獨一種疾病...
發(fā)布主題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5 07:1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